去了医院,然后呢?
这篇博文的前半部分见此链接。
![]() |
其实从挂号到离院不过两个小时 |
现病史:(省略 COVID-19 相关)近几月容易担心多想,表现紧张,在家不愿说话,烦躁时大喊大叫,不开心,有自杀的想法。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却也过得很漫长。可能是短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量真的太大了。不过首先自然是收获了一份门诊病历:
- 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被动,语量少,问话不答,表情紧张。
- 体格检查:-
- 辅助检查:
- 个人史:(省略 COVID-19 相关)
- 诊断:抑郁状态,焦虑状态;
- 处理:心理治疗三项一次,经颅磁刺激治疗三次,脑电生物反馈资料三次,症状自评量测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杀态度调查,宗 (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宗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测验
(集采)艾司西酞普兰片[百适可]10mg*7片 1盒 1片 口服 一日一次 - 注意事项:随诊
具体的诊疗过程其实之前也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但回忆起细节我还是有点懵。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下的诊断明明只是「抑郁状态,焦虑状态」,怎么第一个首选的推荐治疗方案就是服用抗抑郁药物了。2019 年的时候明明不是这样的,那时是在我对心理心理辅导没有反应后才问要不要吃药的。虽然当时最后两个选项都没同意。
这几天也按医生要求的,每天早餐后服药。当然我早餐的时间不可能规律,从 5 点到 10 点都有可能。这不是我所能控制的。我姑且也没有感受到什么变化,或者说如果能这么快感受到变化也反而不正常。每一天的睡眠还是昏昏沉沉的,不管是睡了 4 个小时还是 10 个小时,可能在刚起床的时候感觉比较精神,很快又整个人迷迷糊糊地只感受到累。工作日如此,休息天也如此。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