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4 月 22 日的日记

从 4 月 19 日中午开始,在脑中都想了一天了,感觉说出来也无妨。虽然说不说出来真的没有任何影响。

本图经 Google 相册自动风格化处理

只是又想辞职了。或者说是继续下去感觉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无法脱身。
当然工作中的烦心事只是又一次导火索,或者说从今年过年后回来就没停过。

尽管现在还在纠结大学专业的事情真的太可笑了,可我确实还在想自动化专业本来能做哪些岗位,这其中又有多少是我可以胜任的。结果还是想不到。说起来,确实是可以和计算机专业的有差不多的适合岗位,但我中间就已经在庆幸自己幸好没有被计算机专业录取。
当然我不会否认大一下学期的 C 语言最后成绩是不低,接近 90。这也是日后一段时间令我感觉不错的原因。只不过后来才知道那是公共必修,是连会计都有的一门课程,又是最基础款的 C,所以本身难度不高。具体有多基础呢?指针都不是必须掌握的项目,只需有所了解即可。结果到了大三下,说起来也只是基础的 C 语言而不是进阶的 C++ 之类的,单片机的期末成绩就只比 60 高一点点擦线过。
不过即使如此,软件的单片机也不是我专业课上的最低分。硬件上的模拟电路更低。低到期末考卷面分数显然是没够到 60,只不过任课老师高抬贵手才没不及格。模拟电路对我来说真的是太痛苦了,一来是我搞不懂三极管之类的东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二来各种电路我也分析不来、看到就头痛。

所以,从结果上来多,我软件或硬件方面都不拿手。

说起来很好笑,我大学里各课程最低分是专业课(模拟电路和某学期的体育课分数一起并列倒数第一),最高分却也是专业课,还是 4.5 学分(仅次于 5 分高数)的重磅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只可惜本科的这门课程对找工作而言几乎是最没用的了,它适合继续考研深造。但我当时只觉得,还要我继续读研究生的话是继续不下去了的。
更好笑的是我现在对大学生活几乎没有印象了。现在我还能看到的这些成绩,是当初毕业前在教务处拉了一份清单后整理出来的,似乎是中国移动还是哪家大公司应聘时要提交。其他没有记录的东西——像是我摔了几次书包、被几次拉到过校医院——我就不知道了。以至于我想具体回忆一下都回忆不出什么东西。

所以呢,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
而且横向对比的话,我在找工作这一点上也不够积极。

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该做什么。

2019 年 7 月上了三天半的那家公司就是一个缩影。稀里糊涂投了简历,稀里糊涂地去面试。只不过当时它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我发了 offer 的公司。甚至我在上班的第一天,还不是很清楚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结果也很清晰了的:在休息不足、能力不够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原本应该在第一周完成的小项目,其实我根本没有头绪完成。硬件的焊接算是勉强完成了,软件上就是一塌糊涂。应该是需要利用按键中断实现多种 LED 灯显示模式的切换,可我根本不会。

到那个时候,我只知道靠自动化专业的这些相关知识,我是找不到工作了的。
虽然要不是现在这份工作应聘的面试邀请发了过来,我也不会那么毅然决然地不签劳动合同走人。至少也在那边赖着,就算赖不过实习期也好。

那现在这份工作又是怎么会事呢?我应该对它有过大致的描述。总的来讲,学历要求不高(大专即可),技术含量不高(所以基本没限定专业)。当然工资也不高,我倒是没有那么介意。
可是,累。不仅仅肉体上劳累,心理上也是。而且一开始半年还是培训期,因此感觉不到。
所以你看我 2019 年 8 月博客更新起来多勤快,后面过了几个月又沉寂了下来。2020 年初有复苏的迹象,那是因为 COVID-19 疫情、整月在家。再往后,2020 年年中住院的时候都没有这种复苏的感觉。

你看我现在博文更起来非常慢,其实我草稿里(不含本文)就有七篇,还有好多在 Microsoft To Do 里立项了要写但没写的。
怀疑我在瞎说、徒增自己压力?那你看一下《入职首月小记》有没有下篇,再看看旅行流水账和我实际去过的地方是不是很不成比例。

很多东西,我想写,我也努力在写。但最后却没有动力写。
也许是「五月病」,只不过五月可能包含了从年初到年尾;也许是「抑郁状态」。我不知道。

2019 年 5 月时我是去过七院,但其实最后也没什么实质性进展或是说区别。花了大价钱做的题(心理测试量表)的结论几乎都包含了「未见明显症状」。也就是没有发展成什么心理疾病的意思。
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问题,当初似乎也说「要不要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可是一来这很难预约(毕竟是七院);二来这真的很贵,贵到超乎我想象。我也不记得当初有没有提供一个吃药的选项,所以不确定是不是因为知道我不会去吃的所以拒绝了这个选项。校医院那会儿确实是第一次时给我配了一盒希德(你看,这款药的名字我今天都还记得),可是我前面也说了,我对大学的事情现在就如同失忆了一般空白。我不知道我是乖乖把那一盒药吃完了,还是吃个几天就没继续。我现在也找不到这个药盒,没有物证来验证我的猜测。
这份工作入职也搭配了一份心理体检,而且我还被要求去做了第二次复测《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但包括身体和心理体检在内的结果都是直接给到公司的,我不知道结果如何。所以我既不知道第一次心理体检哪里指标不够好,也不知道第二次怎么就又过了的。

如果当初心理体检没过,后续又会怎样呢?

和身体体检一样,心理体检也是一年一次。尽管都是去年年底进行的体检,心理体检的报告我却也不过前几周才拿到。

只不过之前是(以下均为原文摘录,未改动一个标点符号,所以不要问我逗号和顿号怎么这么难受。)

  • 反映有抑郁情绪,缺乏自尊心和感觉不适
  • 表现为紧张、焦虑、多思、心神不定、强迫、恐怖、刻板、他们常有自责、自罪、和自感能力下降及精力不足
  • 存在一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
  • 存在某些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
  • 可能存在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现,如震颤等
  • 存在苦闷的情感与心境,或者有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表现
  • 可能对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存在恐惧情绪,也可能恐惧并主动回避社交场合
  • 可能存在腻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表现
  • 可能存在投射性思维,感到有人和自己作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感

当然其中有部分项目其实是只比标准高了那么一点点,它就出现在了指导意见里。但对比这次的建议

  • 基本能报有很高的情绪,对于未来还是比较乐观
  • 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抱有美好的愿景,想通过努力实现,但有时候你会犹豫不决
  • 有时能从逆境、挫折和失败中马上恢复过来,但有时候也会因为逆境、挫折和失败而深受打击
  • 对自己有些自信,觉得有些任务是自己能完成,有些也不太确信
  • 对自己的薪酬水平很满意
  • 工作对你与家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你的工作对你来说只是工作,并没有想过要在工作中收获什么,或者是工作能够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你目前处于一个比较迷茫期

也许这就是花钱和不花钱的区别吧……
可我也不知道,这两份报告中,哪一份更加是我。

我觉得摔物这一点似乎很符合我,虽然最近一两年我有所控制不要这么做,这既花钱(假如摔坏了什么)又发作时不好控制;而另一方面工作出于迷茫期这个描述看起来实在是太贴切了,我是真的不知道这份工作未来能怎样,现在也只是纯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过当初在七院,除了我主观做题,还有靠仪器分析的一份《精神压力分析报告》。主要结论是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张力位于正常值边缘水平
  • (生理压力指数 = 2.181)该分数明显高于平均值,表示很高的生理压力,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压力对您的身体平衡造成了影响,身体压力的负面影响是很清晰可见的,比如肌痛,背痛,心悸,免疫力下降等
  • (心理压力指数 = 0.613)该分数处于平均值之上,表示较高的生理压力,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压力对您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精神压力的负面影响是很清晰可见的,比如注意力分散,健忘,没精神等

其他的更多是专业的图表,没有什么结论。

尽管这整份报告都是靠仪器测量得出的结论,我还是对结论感到迷惑。怎样算是「肌痛,背痛,心悸,免疫力下降」,又怎样算是「注意力分散,健忘,没精神」?为什么它说「负面影响是很清晰可见的」,我却没有那么明显的感知?是我对其已经习惯,或者说,麻痹了么?还是因为我一直浑浑噩噩,分不清什么是异常?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国行 Motorola 手机 Google 服务不完全指南

杭州公交 160 路电车大事记

2024: 情况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