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首月小记(上)之我是怎么从滨江走出的
既然都一个月撑了下来,那这大概就是会做到正式工的工作。
虽然之前讲过已经相对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并早在四月中旬时调低了自己的期望,开始向最低学历要求为大专的公司投递了简历。不过当时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音。甚至部分公司已经开始社招流程(是的,已经错过了 2019 届校招)没几天就投递了简历,最后却直到这一轮招聘结束、招聘信息更新、撤下了我能投简历的岗位招聘,我都没有收到任何答复。所以这次入职,并不是那时候投递简历的结果。
说起来也是一次冲动的结果。
就正如我在 前面的博文 中所说的那样,我算是入职了这家半导体公司,只不过还没签劳动合同。本来应该是第二天签订劳动合同的,但是那一天我没去。虽然后面几天在家人等劝说下还是回去上班了,中间也有被领导谈话,确认还要不要做下去。很不开心,但还是被迫着妥协了。因为我没得选。尽管要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七点半到家,但是一时半会儿我到哪里能找得到别的工作?更何况它还开给我 7100 的税前月工资。这些想法令我不得不妥协。
不过可能是情绪被压迫、也有可能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抑或是学院 QQ 群里几百年不冒泡的情感咨询老师(我甚至感觉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发言)一句「某某公司目前还在大量招聘应届生」给我一种内幕消息的错觉。(尽管都是七月了,很少有毕业的应届生还没落实工作。)总之在周三的晚上,我重新给这其中的某家公司以社招的形式投了简历。现在说起来像是马后炮,在当时我对此没抱太大指望。
![]() |
这是那几天下班时我能看到的最早的天空。其余几天无一意外都是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那时候是 7 月。 |
直到那一周的周五。
按本来的节奏,应当是周二签劳动合同,然后公司把合同统一寄送到在大陆的东莞总公司盖章。总公司盖章后再将合同寄回,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就正式生效了。毕竟杭州和东莞间的文件递送并不是不花钱,所以我周三返工后,并没有马上签合同。可能是要等到下周统一的寄送时间再寄过去。所以直到周五,我才第一次见到合同本身。
拿到合同的第一眼就把我吓着了。合同封面赫然写着「广东省劳动合同」。内文的详细条款里,工资一栏写的也是 4100,与当初电话通知我的税前 7100 差距甚远。发现了这些情况后,第一时间和父母、朋友、辅导员进行了联系。劳动合同签在外省,意味着医保等也不在杭州。社保之类的如果两地不通用,后续也会很麻烦。好比是社保断档了。(同时也埋下了第一个伏笔。)辅导员的意思自然是骑驴找马、先做了再说。这话当然也是有私心的,就业率好看大家都开心。(这里又埋下了第二个伏笔。)父母此时的意见倒是我自己看着办,但我也无法明确我究竟还能怎么办。
有些担心是多余的。医保、社保一开始缴在广东问题不是那么大。这只是目前杭州分公司还未来得及成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下子招了六位应届生,之前却总共才四位研发岗、一位主管、一位人事、两位销售,他们还都有着很强的南方腔,aka 台湾腔。)待到分公司成立,马上就能转回杭州。相关参保也早是全国联网,除非是头一两个月未能转入前发生的医疗,需要拿着票据去广东报销,后续不会受任何影响。(但却意外地埋下了第三个伏笔。)至于工资,也不是说电话打给我时是为了给我吃一颗空心汤圆。只是中间的差额,都是加班加出来的。从积极的角度讲,加班工资确实是足额给了。只不过一周五天、每天要上十一个小时的班。
做了很久的心理斗争,还是敌不过现实。就在我打算在合同上签字、令这一卖身契生效的时候,来了一条短信,也是这一切的转机。
短信内容正式之前投了简历公司的面试邀约。明明只是去面试,哪怕赴约了都不一定能有后续,我却有了不知哪来的勇气,坚决推脱了已在手边的劳动合同,义无反顾决定去试试。可我也不好意思说出实情,只是委婉地表示因为劳动合同签署地的原因,最终还是决定算了。(此处回收第一个伏笔。)我离开的时候,主管让我拿走了笔记本和单片机板,说是可以让我留作纪念。此时已是周五下午,我还没吃过中饭。(事实上,那一周从周二开始就没吃过中饭了。)到公司楼下坐上了公交车到了江边村,在第六空间的得来速麦当劳里点了一份红白套餐(双吉 + 迷你巧克力圣代)和一份可乐鸡翅,算是午餐兼下午茶。至于之后又去汽车南站逛了一圈,并把 331 从头到尾坐了一趟,这些都是后话了。
伏笔二:虽然离签合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但是我还没有拿到劳动合同呢🌚我已经完全不着急任何事情了,学校(辅导员)却不是——他们等着我把劳动合同的复印件还有调档函送去、好令学校的就业率更加好看。对我而言,档案送到公司所在地的人才市场(单位档案统一投递处)还是我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都没有任何影响,反正都是在杭州市内。
伏笔三:8 月中旬的时候,突然出了一则 公告 ,杭州在新一轮的抢人大战中再下血本。本来没有生活补贴的本科毕业生,在这次调整后也能一次性领到一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唯一要求就是应届生需要在杭州工作并缴纳社保等。因此像合泰那样合同签到广东省的,纵使实际工作地点在杭州,但公司毕竟都没缴税给杭州,自然应届生也是拿不到补贴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