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 IF - 背景设定

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些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个人设想规划。这些规划不同于「键盘规划师」中所呈现的那样,只是因为没有实地坐过一些客流调查、单纯地从一些个人想法进行规划,但是还有理论上的实现可能性。说白了就是,随手拿出地图随便画画都是行的。这个个人设想规划——后面称作 IF——是理论上都没有实现的可能的。这里面包括了一些把地铁重新全部规划过的方案啊,或者说是不顾无轨电车整流站的功率限制规划线路,或是直接修改已有的设定。
总而言之,就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个人设想。弄了只是为自己开心。

有了和现实的巨大差异,IF 也需要一个自己的背景设定。它不需要和现实杭州有很大的区别,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区别防止和现实混淆。既然已经是个人的想法,那就继续吧!所以从背景设定上也会是一些个人的私货。最后呈现出来的,可能就是我想要看见的杭州是个什么样子的吧。

这篇文章主要进行高等院校方面的背景设定进行说明。

IF 和现实的分歧发生在 1998 年。

虽然硬要说,被并入浙江大学的几所院校或多或少和浙大都有所联系,但是毕竟杭州大学都是单独的二一一,强行的并入实在是可惜。而且学生的招生数量总体而言确实下降了。
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只剩下一所学校也并不合理。
1897 年创立了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诚然不假,但是之江大学的前身「崇信义塾」,1845 年就建立了。哪怕是其改名为之江大学,都是 1914 年的事情。就算从改名后开始计算,到现在也是一所百年大学。虽然之江大学的称号消失亦已长远,但是其一直作为杭州大学的一部分存在着。
因此,1998 年的分歧点,其中一点就是在 IF 中,浙江大学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为新浙江大学,杭州大学和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合并为新杭州大学(这一点是按照我校老师的传闻来着的,硬要当私货也随便……)。

浙江大学,下属玉泉校区、华家池校区和紫金港校区。
杭州大学,下属黄龙校区和下沙校区。
浙江医科大学,下属湖滨校区和紫金港校区。

其实除此之外,如果保留了这么多大学,应该还有很多调整才对……毕竟最顶上不是浙江大学一家独大,浙江工业大学完全不可能做得这么强,那么下面的学校倾向于合并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但是我没有听说过这些其他学校的调整传言,所以也不敢贸然做出什么合并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的这种做法……但是作为整个大的 IF 地铁世界或是其他一些公共交通,主要的这些也足够了。毕竟如果下沙大学城还存在,就不会在下沙出现单独的以学校命名的地铁站。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国行 Motorola 手机 Google 服务不完全指南

杭州公交 160 路电车大事记

2024 的尾声:说声「さよな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