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Android 和 iOS 的碎碎念

主要还是之前那篇博文写得太长,有些内容没写进去,所以再来水一篇废话。 虽然本来有想拆分成上下两篇,但是那篇博文是先有大纲、然后按大纲填入内容的,因此并不是按从前往后的顺序填入内容,结果就是整体进度保持得比较「均衡」。 不过又说了,拆分成上、中、中(其二)和下篇的《入职首月小记》,至今下篇还没出现不是么?都入职一年半啦…… 是 Android 还是 iOS 呢?好纠结啊…… 能令我在 Android 和 iOS 间纠结的东西还有很多。配件上次讲到了一点,即 iPhone 不再附赠耳机及充电头。虽然之前附赠的充电头还有可能是「五福一安」,但一定要我选的话,iPhone 11 系列我可能会选择无印,iPhone 12 我就觉得至少得上 Pro 了。而 Pro 系列附赠的便是 18 W PD 快充头了。 不过除了配件,接口也是我所关心的。虽然现在我有同时用到闪电接口、Micro-B 和 Type-C,但最后一样仅在充电宝上使用。而我也计划后期重新购置新的 PD 充电宝,便能将输入也统一到 Type-C 上。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多少种线缆呢? 假如保持电脑端 Type-A 的兼容性(事实上电脑这边短时间内也很难完全升级到 Type-C),那我最坏情况下需要: Type-A 转 闪电 Type-A 转 Type-C Type-C 转 闪电 Type-C 转 Type-C 各种排列组合令我感觉仿佛在做概率论题目。既然 iPhone(为了 MFi 配件)会一直坚持闪电接口,而其他电子设备鲜有支持闪电接口的(我知道有充电宝支持闪电接口输入,但是不多,更何况 Apple 自家推出的蓝牙无线耳机 Beats Flex 使用的都是 Type-C 接口),那至少可以明确需要闪电接口与 Type-C 接口两者同时存在。 我也知道 Type-C 接口有它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小小的 Type-C 接口承载了太多功能,而手头上的线缆不一定全功能,最后体验就非常混乱。虽然好在现在我既不适用笔记本电脑,使用线缆也不过是为了充电和传输数据,所以不会遇到太多麻烦。当然,这只是对目前的我来说如此。 诚然,既然我还会在 Android 和 iOS 间纠结,我还是分别对两个系统的优点都有偏爱。只可惜你不可能在享受 Android 的自由度的同时,也享受到 iOS 封闭带来的强管控优势。按群友的说法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