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规划师】杭州通卡发行调整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杭州的公交卡种类如此繁多、管理如此混乱?光是地铁出来之前,就有成人普通卡和优惠卡两种,优惠卡又有电子钱包、季卡和月卡的区别。有了公共自行车,又出现了不记名的 Z 卡。等到地铁出现,杭州通卡有几乎把现有的卡种又复制了一遍。这么一大般折腾以后,杭州的公交卡复杂程度,虽然我没有实际统计过,也没有相关的数据,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估计也能拍到前几。为什么不能将公交卡简化一下呢?

在这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杭州公交卡的历史。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 IC 卡的时候,杭州公交采用的是纸质月票。纸质月票自然是无法记录这种卡在乘坐这次公交车之前已经坐过了几次公交车,也就是无法承载余额信息。因此,那是的公交卡都是采用时限限制的。即指定的一段时间(比如说一个月)内无限次免费乘坐指定的公交线路。这种计费方式在当时看来是合理的。因为当时城市范围不大,很少会有乘坐月票线以外线路的需求。因此,这种的指定时间无限次搭乘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乘客的需求。
等到 IC 卡出现之后,公交卡本身已经能承载余额信息了。但公交公司为了自身计费方便,还是继续沿用了优惠卡在指定时间后余额清零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卡这倒还是无所谓的,因为 ¥150 坐一个学期,每次还都是 2.5 折,不管怎么想都是很划算的。(事实上,我用学生卡时每个学期都有很多余额能留下来,通常在 100 元左右。但就算如此,也是非常划算的。)但是普通的成人优惠卡,却逐渐显得不那么合理。先是地铁无法用优惠区乘坐,对于有地铁通勤需求的乘客优惠卡不再有吸引力;其次是现在有了换乘优惠,普通卡也能用微公交作为优惠的踏板进行换乘;最后就是原先公交卡是以一条线路非空车的票价进行优惠票价,但是一线两价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都是一线一价,优惠卡优惠幅度只会是刚好半价。结合上列因素,在现在的条件下,还有如此之多种类纷呈的公交卡,个人觉得毫无必要。

所以个人觉得,现在的杭州公交卡需要进行统一。

统一的第一步便是统一品牌。现有的各类卡,最适合的自然是杭州通。如果做的好的话说不定就能和香港的八达通一样闻名(我瞎说的)。但是杭州通卡有一个大问题:它不记名、不挂失。现在还有很多乘客使用单纯的 D 卡而非同等级的杭州通卡就是因为如此。尤其是如果需要租用公共自行车,卡内要有 200 元的押金。如果不慎丢失了公交卡,D 卡还能挂失,再花一个工本费就能拿回卡内余额;杭州通卡丢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如果是外地游客或是某些乘客,没必要或是不想要实名,强制实名也会带来一些麻烦。所以(设想中的)新杭州通卡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是否实名。实名后凭身份证办理,可以挂失。不实名的则相反,丢失后后果自负。如此以来就解决了统一品牌的问题。

二是费用统一的问题。这个处理就相对简单。
公交车 1 - 499, 601 - 799 线路刷卡半价,其他公交线路 9.5 折。地铁 9.5 折。
换乘优惠则是在原价上优惠 2 元后再叠加刷卡优惠。
这样一来优惠幅度基本与现在持平,只在换乘优惠上稍微相差了几毛钱。但是如果半价的优惠对所有公交卡用户开放,基本还是有的赚的。

虽说了这么多,实际上也只是我的设想。
实际当中,这个涉及到不同部门的利益冲突,还有许许多多复杂的东西。但是未来的大趋势必然是进行简化,甚至接入交通部的互联互通,实现一张卡走遍全国的公交卡系统。不过这又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国行 Motorola 手机 Google 服务不完全指南

杭州公交 160 路电车大事记

2024: 情况急转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