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情况急转直下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其实过去半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只是好多东西我都一时半会儿无法接受,自然也没法(也没有动力)把它们写下来。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免不了不少巧合,但就像我标题里所说的的那样,整体而言确实是 “情况急转直下”。而这一切便起源于 2023 年 8 月,只是当时的情况并不像今天一样悲观,反而显得因祸得福。
要为最近几年公司找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 “降本增效”。降本到底能不能增效不知道,但本一定要是降的。省钱省电还不够,人力成本也要一省再省。自然而然 “降本增效” 的大刀还是砍到了我的头上——毕竟虽然过去大半年我一直在后勤工作,却不意味着我就属于这里。
说到底,我的工作职位仍然没有变化。尽管办公室里也有其他没有转岗的同事,但是他们不是线上办公室两边跑,就是在财务这一关键领域工作多年已经获取了人力的默许,这把刀自然不会砍到他们头上去。当然人力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就和我这个底层员工聊,后来还是高级主任和我告知了这件事。尽管他也说知道我在后勤这段时间确实是尽职尽责、没有玩忽职守,也确实做了很多事情,但人力那边看不到。人力只知道给部门后勤已经配比了这么多人,现在却还有这么多应该在一线的工人没有在一线干活,这自然是违反 “降本增效” 的。所以即使我已经脱岗超过了半年,按照相关安全规范需要从头开始培训,也是要我重新培训过后再重返一线的。而现在则是先跟着一线师傅实习开始做起。
就像之前很多问题一样,我对这个现状也没有选择权。除了同意还能是什么呢?虽然后勤的主任还是很想继续留用我一段时间的,也用上了各种 “奇技淫巧” 试图多留我在办公室一点。只是部门经理发现了一次后当场面色铁青,事后找了后勤主任秋后算账,就再也没有这回事了。
如果事情只是如此,后续就又不会又有那么多波折。
因为培训要等新员工入职,而彼时刚好又一批新员工已经开始了培训,对我来说是晚了一步,所以只能等下一批。所以就先跟着组里的师傅来实习。一开始倒是跟着入职时实习的师傅,不过现在他主要在作为安全管控员,并不算是非常一线。所以后来还是让我去跟另一位早先因为违规被拉下来一段时间的同事,也想让我帮忙看着他一点,不要再有违规作业发生。但就是因为这一点,永远地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干活总是无趣的,有人陪自然少不了闲聊。闲聊的话题天南海北,聊到哪里是哪里。本来倒也没什么,聊到工作的话题倒也很正常。不过这位同事向来侃大山,聊到之前被拉下线那么长时间,又不免要发句牢骚。说到之前那么长时间都没什么处理,就是人力希望我们能自己主动提离职,好免掉很多经济补偿。按理说这些东西我也应该听过算过,但还是当了真。又或者说事后来看,是不可避免地情绪爆发。有点像 2023 年 8 月那次,只是这次同事还就在边上,似乎举动还更加冲动些。虽然也是当场便后悔了,后续还是自然有史以来最快动作地拉下线,同时被拉去写了自述报告。尽管这时后勤主任看到说是我整个人都是在抖的。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不过是重演了一遍半年前的剧情。细节上不一样,大体走向相同。不过这次部门经理是再次建议去精卫中心就诊(毕竟之前也是服用了这么长时间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了),并表示有需要的话可以提供当时的监控录像。同时还额外问我,需不需要由他直接和我父母电话沟通,沟通时我在不在场由我。考虑一下后,我还是决定由他直接和我母亲沟通。
由于当晚有家庭聚餐,所以下班后第一时间我妈什么也没说,到了晚上才主动和我聊起这事。虽然我知道靠躲这是躲不过的,可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因为在电话中已经有了详尽的沟通,我妈说她认为我现在的状况不像是单纯的焦虑障碍,说不好有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打开手机预约挂号系统,却发现哪怕抑郁症都挂满了,倒是精神科还有很多号可以预约。当即决定乘车前往尝试去自助机线下挂号,也许是期间产生了退号,最终预约上了抑郁症门诊。
双相情感障碍?在此之前,我对其的了解主要存在于看着病例科普对号入座。比如说之前接近 3 月 30 日的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本地精卫中心就有相关推文。然后就会对着症状一一对应:
- 反复出现胸闷、气急、心慌 - 好像有;
- 夜间精力旺盛,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白天则嗜睡 - 当然;
- 易怒易激惹 - 嗯确实;
- 抗抑郁药物不起效果反而加重症状 - 哦打扰了这没有再见。
不过后来发现更炸裂的是那篇推文还有福利赠送:“参加现场咨询的市民朋友们将有机会获得免费经颅磁刺激治疗体验名额”。好吧,这种东西也确实不便宜了。
第二天下午,就诊。虽然是退号,但也是接近末尾的号子,在候诊大厅等了很久。因为和之前看诊的不是同一位医生,所以又得从头开始问起。医生一开始问的也就一些常规问题,直到我给出了事发时的监控,看完他眉头就皱起了。诊断倒还是没变,不过:
- 问接不接受住院;
- 有没有突然很兴奋、话很多的情况;
- 怀疑可能有一点躁狂的迹象。
不大能接受要住院,所以最后是换药了——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增加富马酸喹硫平和碳酸锂缓释片。用量倒是每日一粒,低于 “真正的”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用量。不过也正因为有了强说服力的监控视频,所以符合双相刻板印象……呃也许应该叫症状的问题问得并不多、只问了这个。
虽然诊断没有变化,但还是带给我了莫大的震撼。我原本虽然有想过症状可能不是普通的焦虑障碍,但实际上也没真的考虑过和双相搭界,最多只是在口嗨。这一次就诊虽然时间短暂,但最主要还是我带来了第一手的客观证据。靠着这个客观证据确实比起以往的医生询问所能获得的信息全面多了。难道我还能否定自己做过的事情吗?
这以后,原本让我继续跟师傅实习的计划中止了,人力也直接找我妈来公司进行了一次面谈。面谈的结论大体就是先休息,等休息好了再决定下一步。因此最后先是调休假 + 年假顶上,再往后就是靠着病假条来请医疗期病假了。所以这也就是我目前的状态:几乎是 NEET 在家。虽然是有假条,但我总归无法就这样安心的。谁知道这样的日子能撑过多久呢?终有一天还是要面对现实的。我妈和亲戚们倒也不是说得那么直白,说是我 “自己希望转变一下工作环境”。以至于后期亲戚邀我去日本自由行(早先甚至是更夸张的希望我能去日本读个研究生)、实则是希望我在生活上提供一些帮助,这些都是后话了。
只是说实话,我有时也在感觉自己是不是在装病(笑)。从 2021 年 7 月开始服用艾司西酞普兰以来,心理情况(尤其是抑郁方面)感觉是有改善。只是只有 2019 年 5 月首次看诊时除了量表,还做了物理的精神压力分析。之后 2021 年 7 月(根据日记记载)只有做了量表,最后却喜提 “焦虑状态,抑郁状态” 的诊断和一次预约心理辅导(不过并没有后续)和三次理疗(经颅磁刺激治疗、脑电生物反馈)。只能说谁知道呢。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