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姑苏(上)

苏州之行可以说是这几年来第一次 “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提出计划到施行一周都不到。因为行程突然,而苏州本地大多数知名的景点都需要事先预约,又恰逢十一黄金周,耳熟能详的热门景点诸如拙政园、狮子林等,早已被预约一空。如果不是事后得知假期延长了、能在苏州再多待一天,连苏州博物馆都没法去成。结果便是本次苏州之旅多去了些小众、相对人没那么多的景点。不过因为去的景点实在太少,满打满算也才四五个,所以一些普通的步行街或是商业综合体也会在这里汇总。因而看到一些奇怪的地方也列入了游记,敬请不要见怪。本篇游记着重于 “游” 的部分,在大大小小餐馆 “食” 的部分,会有单独一篇游记来记载(流水账)。 苏州的公共交通 苏州轨道交通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是能一下打通记忆深处共鸣)还是开关门的滴滴滴蜂鸣声。当然了,这是因为苏州轨道交通和杭州地铁一样都采用了南车浦镇制造的地铁列车。除开这一点,还有留下的总体印象就是广告了。感谢苏州轨道交通让我见识到了苗医生专业祛痘原来还有如此完整的广告,杭州公交、杭州地铁播放的已经是剪辑过的紧凑版本了。 到了苏州,从高速铁路列车下车,需要出站才能换乘地铁。不过国铁苏州北站规模不大,出站口也只设置了一处。出站之后,商业街和公共交通的指引也挺清晰。顺着标识牌往左走,就看到了地铁入口。2 号线高铁苏州北站是地面站厅的设计,但是站厅面积真的不大,无论是付费区还是付费区都非常狭小,也不难看出车站设计时没有考虑安检事宜。前述两者结合起来,导致的结果是安检机出口离入站闸机只有一炮仗路。遇有液体携带的情况,很难不把入站的路径堵住。 地铁站出入口的立柱 高铁苏州北地铁站 3 号出入口 走出国铁站即可看到的地铁指引牌 因为生不逢时,苏州轨道交通早期建设也被 “小编组、高密度” 所害,因此 2 号线仅有 5B 编组,只好过 1 号线的 4B。好在后续线路均采用了 6B 编组,与实际客流实际更接近。虽然从高铁苏州北站坐上 2 号线还是比较宽松的,但越接近市中心,乘客也越来越多起来了。哪怕当时已经是下午,理应是客流低谷,车厢内乘客也快站满了车厢。只是比较奇怪的是,2 号线的标识色明明是红色,车身颜色却是蓝色。虽然也没有规定车身颜色一定要和线路标识色匹配,但对比国内地铁的普遍做法,这一不统一还是有点怪的。 2 号线列车车内的跑马灯,换乘站会把相应车站的颜色也用换乘线路的标识色标注(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