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线体验之 160 拱北小区 - 古荡

这是一则迟来一个多月的新线体验报告👻…… 无轨电车 160 路于 2019 年 1 月 2 日新辟,由 拱北小区 开往 古荡。使用车辆主要来自于之前 188 路由 LNG 代跑时所停备的青年 JNP6120BEV1. 全程来回共升辫一次,位于往拱北小区方向的 沈塘桥 前。拱北小区 至 沈塘桥 搭辫行驶,沈塘桥 至 古荡 采用电池辅源行驶。 160 路走向图,来自杭州公交官方。 不得不说,这条线路的初期客流表现还是远超我的想象的。 早先体验 1005 路,从 莫干山路登云路口 上车到 武林广场 下车,沿途只有非常少量的短途客流上下,主要集中在小河路上、湖墅路下,和湖墅路上、沈塘桥下。虽然作为社区微公交而言,新开线路这样的平峰表现不能说太差。 但是 160 路线路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新意:文三路上几站主要填补了 53, 54 路撤出后的空白,除此之外几乎说是只有文三路往莫干山路这个左转比较独家。从客流的大方向而言,城北拱宸桥到城西黄龙有老牌的 23 路;虽然往古荡方向尚需换乘,但是这一程的线路都非常好等。 因此在开线的第一天平峰,这条线路就收获了单趟两位数的客流,这一点使我非常惊讶。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条线路在官方披露前进行了较为严格的保密,而从发出公告到开线当天也就三四天时间。除了起终点站放置的易拉宝,和各类新闻报导,并没有进行其他的任何宣传。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乘客的乘降数量还是达到了二十多;部分区间甚至前排座位全部坐慢。且就我观察而言,本线并没有太多捡漏的客流——大多数乘客乘降的区间并不是已有线路可直达的的方向。虽然我也不清楚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这些客流……可能多是些之前需要换乘的出行路径,或是为换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不管怎么说,一条线路能有客流,总归还是好事情。 虽然本线客流不错,但是末班时间确实不怎么和谐。 作为一条运行在城市建成区内的线路,双向末班居然都是晚上 7 点。虽然本线后续客流还需要观察年后的表现,但目前感觉还是有些偏早的。这一方面还是希望等到后期客流起来了之后,能作适当的延长。最起码不要夏天天还没黑透就发出末班了嘛。 虽然说吧,同样是建成区内的新辟线路 144 路,已经开通了一年有余,业已培育了稳定的客流,时常能看见 12 米的 K9A 或 K9F 加班。但现时双向末班时间也未能超过晚 7 点……尽管末班车开出时...